恭喜北醫賴主任!!
體感科技應用在復健上越來越被認可。新科技出現在市場上,前兩年是神話,五年後才能飛入尋常百姓家。
而教育大眾市場這件事情,若有更多專家學者進入。會讓整個C端的這塊餅做得更大(步態分析的市場?)。對於我們市場的拓展,其實有很大的幫助。
而領導品牌龍骨王在這一塊掐指一算已經深耕七年了,思考了互動式復健的本質到底是甚麼呢?怎麼樣才能夠成為長久而有效的商品,而不是一個科技部計畫結案的報告工具而已。
那就必須要回到需求,供給,其中供給的部分又分為方法以及效率。
需求:增加醫療效率與供給。
醫療人員的專業是有價的,所以醫師物理治療師,在西方國家是屬於高所得的族群是理所當然。但在台灣因為健保的問題,收入跟貢獻不成比例(physiotherapist average salary)。還有城鄉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。<-這些才是痛點。
供給方法:對症下藥的產品
龍骨王創業初期的口號是Happier Rehabilitation, 快樂復健。到各個醫院診所去推廣時,遇到很多問題。後來多虧市場教育我們,才知道想法是好的,但要真的能讓客戶買單,要更針對復健的痛點下手(那些市場教我的事)。
我們沉寂了兩年在產品優化部分。目前產品的主軸在復健部分,針對三個功能切入。1.多人共樂活動,2.復健訓練(平衡、協調、關節活動度,等神經肌肉骨骼訓練)生活訓練(IADL),3.以及必殺技評估系統。
供給效率:要能幫客戶帶來營收才是好產品
每一個能掛上復健醫學幾個字的產品,背後的臨床驗證需要的時間與成本都相當可觀,很幸運地在台灣各大醫院的協助之下,我們可以把臨床試驗完成,並且發表論文驗證,以及獲得國家級的認可標章。亦即,前期的投資會比表面上看到的要來的多很多。
我們有了很明確的應用情境,乃至醫院獲利方程式。
我心靈Mentor Nice哥曾經說過一句格局很大的話,"創業不該是個你做好我跟抄減少初期摸索成本,應該像是個熱帶雨林,每個物種都要在這個生態系發揮自己的特點,並且能夠產生貢獻,共生共榮!"
衷心希望經歷過這一切之後的公司/團隊,會發現專心做好一件事情的價值與效益,再把互動式復健的解決方案直接交給龍骨王。在此基礎上,做更多有效益的發展。